【扬子晚报】爱心筑起回校路-韦德网站
【扬子晚报】爱心筑起回校路 |
发布时间: 2003-09-04 浏览次数: 869 文章来源: 宣传部 |
|
新学期伊始,爱游戏学子张全战因家庭困难决定辍学,老师和同学闻讯后,驱车400公里接他回校 8月25日是南京邮电学院开学的日子,可是直到27日正式上课,该校光信息技术系二年级学生张全战还没有到校报到。知情的同学说,张全战原本贫困的家庭,因为遭遇变故他准备辍学。闻听这个消息,张全战的同学开始自发捐款,系里开始启动困难补助程序,学校着手为其减免学费。30日,系党总支副书记孟宇、分团委书记倪可以及辅导员等人驱车数百里赶赴徐州,接张全战回校读书。 惟一的家电是12英寸旧电视 6小时的颠簸之后,车终于开到了位于徐州市铜山县房村镇夏洪村。张全战的家是一个长方形的院落,正对院门的是一间裸露青砖的老屋,这间老屋在小楼林立的村子里显得特别突出。全战和奶奶、妈妈、妹妹就生活在这两间不足十平方米的老屋里。用“家徒四壁”来形容这个家一点都不过分,墙面和屋顶满是漏雨的水渍,屋子里照明的灯仅是一盏15瓦的小灯泡。一台12英寸的旧电视机大概是家中唯一的“奢侈品”,只能收看央视一套和铜山台两个频道,这还是许多年前姑姑家淘汰下来的。听说学校来人了,全战家人热情地招呼老师和同学们坐,却拿不出一条像样的凳子。就在大家坐下的当口,全战悄悄地将桌子肚里露出的碗往里推了推,记者发现一碟清炒土豆丝,一碟炒蒜苗,就是他家的午饭。地上有只盆里浸泡着当地的一种特产“地皮”菜,这是他家的主菜。全战妈妈说,家里一年也难得见荤腥。 为兄读书小妹五年级就辍学 提起张全战的身世,邻居大娘红了眼圈。全战五六岁的时候,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去世了。妈妈刘玉兰没日没夜地忙农活,操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,有时要干到夜里十二点才休息。长期的劳累使得妈妈得了严重的肝病,再也不能下地干活,家里也失去了惟一的经济来源,生活更加拮据。好在全战从小就聪明懂事。有时候好心人送给他一些零钱,他舍不得乱花,就积攒起来买课外书。从初中到高中,全战的学费全免,他成绩一直很好,因而是全家的希望。为了支持哥哥上学,妹妹张全云读完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。2002年,全战以540分考上了著名高校南京邮电学院,成为郑集中学和全村的骄傲。学校联系银行为他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,每月300余元的助学金支撑着他度过了艰难的大学一年级。他的成绩在全年级200余人中位居中游。 重症母亲竟为省钱想轻生 全战妈妈的肝病已经有六七年了,今年开始越来越重了。眼看治愈的希望渺茫,可治病的钱花的却越来越多,开学在即,全战数千元学费还没有着落,万般无奈的妈妈选择了轻生,只有这样才能省下钱来供全战读书。8月20日,妈妈乘人不备,喝下了老鼠药,幸亏被奶奶及时发现,才得以幸免。为了救妈妈,家里忍痛把养了一年的两头牛卖了,花掉了两三千元医药费。妈妈住院治疗了一星期,坚持要出院,请村里的医生来家挂水,以便省些钱。 爱心筑起回校路 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,给张全战一家带来的不仅是感动,还有希望,更是无私的援助。系里1000元的补助金和班级3408元的捐款全部是留给全战妈妈治病的。孟宇副书记对全战的妈妈说:“你如果寻了短见,家里还有老人要赡养,叫两个孩子怎么办呢?”同来的分团委书记倪可说:“学校有个传统,一个班就是一个家,从入学到毕业,一家人一个也不能少,全战也不能例外,今天我们就是接他回南京的‘家’。”经过一番促膝长谈,全战妈妈表示,自己不会再做傻事了。有大家在,天大的困难也要挺住。31日早晨,全战和老师同学一起踏上了返校的旅程。 作者及来源:记者 徐雷 孙为立 2003年9月4日 扬子晚报 |
仙林校区地址: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: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: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: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: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:210042
联系电话:(86)-25-85866888 传真:(86)-25-85866999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韦德网站 copyright ?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